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刘沧的《经炀帝行宫》,下面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经炀帝行宫
唐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陵上转松柯。
龙蟠虎踞空形势,并废台荒为战争。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官华原尉,有诗一卷,他的诗作风格清丽婉约,多抒发对历史、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译文:
这里曾经是皇帝车驾经过的地方,但如今浮云流水都已改变,不知变成了怎样,南国的美人已经香消玉殒,她们的怨恨随着东风融入了繁茂的芳草中,宫殿前只剩下残败的柳树和空落的露珠叶子,夕阳下陵墓上的松树也显得萧瑟,龙蟠虎踞的形势虽然还在,但宫殿和台阁都已经荒废,成为了战争的遗迹。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炀帝行宫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残酷。
赏析:
首联“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以问句开篇,点出主题,引发读者思考,颔联“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通过描绘南国美人的消逝和她们的怨恨,进一步渲染了行宫的荒凉和历史的无情,颈联“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陵上转松柯”以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残柳、露叶、夕阳、松柯等,进一步烘托出行宫的破败和荒凉,尾联“龙蟠虎踞空形势,并废台荒为战争”则直接点出主题,指出曾经的龙蟠虎踞之势已经空有其表,宫殿和台阁都已经荒废,成为了战争的遗迹,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沧在游览炀帝行宫时所作,炀帝行宫是隋朝皇帝杨广在江南巡游时修建的宫殿,后来因为战乱和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荒废,刘沧在游览时,看到眼前的荒凉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