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全诗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乾坤开辟颂

朝代:唐

作者:吕岩(吕洞宾)

天开地辟日月明,

四时变化万物成。

浮云聚散俱无意,

流水高低自有情。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号“纯阳子”,相传为东汉末年道士吕尚(字洞宾)转世,故后世又称其为“吕洞宾”,吕洞宾是民间和道教传说中八仙之一,形象经常是身背宝剑,游于四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好抱打不平,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尊为剑祖剑仙,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民间以其为原型创作了无数的诗歌、词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作品,其中吕洞宾的形象被塑造得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译文

天地初开,日月照耀,世界变得明亮;

四季更迭,万物生长,自然规律形成。

浮云聚散没有固定的意图,

流水高低却自有它的情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天地初开、日月明照、四季变化和万物生成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敬畏,浮云聚散和流水高低则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无常和变化,但在这无常之中又蕴含着自然的法则和情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天地开辟、日月明照、四时变化和万物生成的宏大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敬畏之情,浮云聚散和流水高低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和万物生长的自有情理,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和哲理,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游历四方、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对天地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而创作的,通过描绘天地开辟、日月明照、四时变化和万物生成的场景,吕洞宾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吕洞宾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道教思想的精髓。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