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长
宋·陆游
中宵兀坐愁何极,揾泪无劳织女星。
孤灯照影夜漫漫,冷月穿帘梦易惊。
病骨支离衣带缓,愁肠百结鬓丝盈。
此生已矣知何限,空使人间识姓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深夜独自坐着,心中的愁苦无边无际,无需去责怪那无情的织女星让我流泪,孤灯映照下身影孤单,长夜漫漫无尽头,清冷的月光穿过窗帘,让人从梦中惊醒,病弱的身体使得衣带渐宽,满心的愁绪让鬓发早早地斑白,这一生已经这样了,还能期望什么呢?只不过是徒然让人间记住我的名字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愁苦,首句“中宵兀坐愁何极”直接点出主题,即深夜的孤独与无尽的愁绪,次句“揾泪无劳织女星”以织女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无情命运的无奈与哀怨,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孤灯”、“冷月”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与诗人的孤寂,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病弱身体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绝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中宵兀坐”、“孤灯照影”、“冷月穿帘”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人通过“病骨支离”、“愁肠百结”等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收复失地,但现实却常常让他感到无奈与绝望,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夜,面对国家的危亡和个人的困境,心中充满了愁苦与无奈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可以看到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