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浮生遗恨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罗浮欲入梦成空,遗恨此生常草草。
月下花前空自怜,世间万事转头空。
青山不老情难老,绿水长流恨亦长。
回首浮生如一梦,几回惆怅忆潇湘。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诗文创作,成就斐然,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想要进入罗浮山的梦境却终成泡影,此生常常遗憾自己行事匆忙、不够圆满,在月下花前只能独自怜惜自己,世间万事到头来都如过眼云烟,青山不老而情感难以老去,绿水长流而遗憾也长久存在,回首这一生如同梦境一般,多少次因回忆起潇湘之地而惆怅不已。
释义
“罗浮欲入梦成空”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遗憾;“遗恨此生常草草”则是对自己一生行事匆忙、未能尽善尽美的悔恨,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情感难舍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浮生遗恨”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遗憾难消的深刻感悟,首联直接点题,以“罗浮梦空”和“此生草草”两个意象,勾勒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颔联通过“月下花前空自怜”和“世间万事转头空”两个场景,进一步渲染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颈联则以“青山不老情难老,绿水长流恨亦长”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和对遗憾的难以释怀,尾联以“回首浮生如一梦”和“几回惆怅忆潇湘”作结,既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又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才得以回归故里,在长期的漂泊和流离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遗憾,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感慨,通过描绘自己未能实现心中理想、行事匆忙的遗憾,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惆怅,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关注人生、思考命运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