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花掩石萝老,孤塔影随山月低。全诗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闲门花掩石萝老,孤塔影随山月低。

野客未来人不到,满庭芳草绿萋萋。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自幼聪颖好学,能文工诗,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与韦应物、灵澈等人有唱和,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闲静的门前,花朵掩映着长满石萝的老树;孤独的宝塔,影子随着山月缓缓下沉,山野的访客还未到来,这里人迹罕至;满庭的芳草,长得郁郁葱葱,绿得茂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居图景,首句“闲门花掩石萝老”通过“闲门”、“花掩”、“石萝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居之处的偏远与宁静,次句“孤塔影随山月低”则以“孤塔”、“影随”、“山月低”等词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清冷,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后两句“野客未来人不到,满庭芳草绿萋萋”则通过“野客未来”、“人不到”、“满庭芳草”等描写,强调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孤独与自在,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闲门”、“孤塔”、“山月”、“芳草”等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整首诗在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独自漫步于山居小院之中,有感而发所作,诗人通过对周围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融入其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僧的独特气质和审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