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石鼓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石如碧玉簪,形如丹凤飞衔印。
势似苍龙卧吐珠,文成龟甲光流润。
古苔点点如钱圆,寒烟层层似波翻。
欲知此物何年出,且问山僧纪岁年。
(注:原诗中并未完全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但为符合您的要求,我稍作调整,将这两句融入诗中,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表达,在实际历史文献中,这两句可能并非出自同一首诗或同一作者,但在此虚构的情境中,我们将其视为韦应物所作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石鼓如同碧玉簪般精美,形状宛如丹凤飞翔中衔着印章,其气势又似苍龙卧地,口中吐出明珠,石鼓上的文字如同龟甲般光泽流润,古苔点点,如同铜钱般圆润;寒烟层层,仿佛波涛翻滚,想要知道这些石鼓是何年何月出土,且向山中僧人询问岁月的痕迹。
释义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鼓的精美与气势,以及其上文字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碧玉簪、丹凤飞衔印、苍龙卧吐珠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石鼓的非凡之处,通过古苔、寒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古朴、幽静的氛围。
赏析
本诗在描绘石鼓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使得石鼓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通过对石鼓形状、气势、文字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还通过向山中僧人询问石鼓的出土年代,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游历山水、体验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对古代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看到这些石鼓时,被其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字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石鼓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石鼓的赞美之情,还寄托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审美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