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丝绣作双鸳鸯,欲飞不飞在罗裳。的解释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罗襦

唐·李贺

染丝绣作双鸳鸯,欲飞不飞在罗裳。

巧裁飞燕对春色,不似君家并蒂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中唐时期,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用彩色的丝线绣成一对鸳鸯,它们仿佛在罗衣上欲飞不飞,巧妙地裁剪出飞燕的形状来映衬春色,但这些都比不上你家罗衣上并蒂而开的花朵那般芬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绣在罗衣上的双鸳鸯和飞燕,赞美了罗衣的精美和绣工的巧夺天工,通过对比“飞燕对春色”与“并蒂芳”,表达了诗人对罗衣上并蒂花的独特喜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衣上的绣品,通过“双鸳鸯”和“飞燕”的形象,展现了绣工的精湛技艺和罗衣的华美,诗人用“欲飞不飞”来形容鸳鸯,既表现了绣品的生动逼真,又赋予了罗衣以灵动的美感,而“巧裁飞燕对春色”一句,则进一步突出了绣品的巧妙构思和与春色的和谐映衬,诗人以“不似君家并蒂芳”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罗衣上并蒂花的赞美,又巧妙地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工制品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中的罗衣和绣品,可能是他偶然间所见,被其精美所打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赞美之作,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服饰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绣在罗衣上的双鸳鸯和飞燕,展现了唐代服饰文化的精美和绣工的精湛技艺,诗人也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