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羲和鞭日毂,晓红常照读书窗。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晨读

宋·陆游

晨起书声琅琅闻,

心随文字入青云。

赖有羲和鞭日毂,

晓红常照读书窗。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金兵南侵、南宋偏安等动荡时期,其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清晨起来,书声琅琅响起,

心灵随着文字飞入青云之间。

幸亏有羲和驱赶着日车的神鞭,

让清晨的红日常常照耀着我的读书窗。

释义

“晨起书声琅琅闻”描述了诗人清晨读书的情景,书声清脆悦耳;“心随文字入青云”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中,心灵仿佛随着文字遨游天际;“赖有羲和鞭日毂”借用神话中羲和驱赶太阳的神话,比喻时间的流逝与太阳的升起;“晓红常照读书窗”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阳光照在读书窗上的美好景象,寓意着知识的光芒照亮求学之路。

赏析

这首诗以清晨读书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首句“晨起书声琅琅闻”直接点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朝气的学习氛围,次句“心随文字入青云”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氛围,将读书的精神享受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后两句“赖有羲和鞭日毂,晓红常照读书窗”则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寓意着知识的光芒如同日出般永恒不息,激励着诗人不断追求学问,不断进步。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隐居乡间之时,面对国家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陆游并未消沉,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读书和写作中,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清晨读书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