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王维

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子孙们如今都已离去,只有山野之人来访,在高处放牧羊群,在低处播种麦子,岩壁间的门扉和松林中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是寂静无人的,只有我这个隐居的人独自来来去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通过对比子孙离去与野人来访,以及高牧羊、低种麦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寂寥与自在,只有诗人这个幽居之人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对比子孙离去与野人来访,以及高牧羊、低种麦的生活场景,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的描绘,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信奉佛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追求隐逸生活,王维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的思想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