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朝退下青扉,侍从花间过锦衣。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4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紫宸朝退下青扉,侍从花间过锦衣。

宫院深深人不见,绿杨阴里晓莺啼。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晚年退居咸阳郊野,生活贫困。

译文

紫宸殿早朝结束,宫门缓缓关闭,侍从们穿着华丽的锦衣,在花丛间穿行而过,宫院深深,人影难觅,只有绿杨树的树荫里,清晨的黄莺在啼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早朝结束后的宁静景象,首句“紫宸朝退下青扉”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紫宸殿是唐朝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青扉即宫门,朝退后宫门关闭,意味着一天的朝政活动结束,次句“侍从花间过锦衣”则通过侍从们穿着锦衣在花间穿行的细节,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后两句“宫院深深人不见,绿杨阴里晓莺啼”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幽静与神秘,宫院深邃,人影难觅,只有黄莺在绿杨树的树荫里啼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早朝结束后的景象,通过紫宸殿、青扉、花间、锦衣、宫院、绿杨、晓莺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奢华又宁静的宫廷世界,诗人以侍从们的锦衣和花间的穿行,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又以宫院的深邃和黄莺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又有对宫廷世界的感慨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建在宫廷中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曾一度从军、后入仕为官的诗人,王建有机会接触到宫廷生活,对宫廷的奢华与宁静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宫廷中任职期间,对早朝结束后的宫廷景象有感而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将这一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以及诗人对宫廷世界的感慨与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