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罗浮观日出
宋·杨万里
罗浮看日夸绝奇,裹粮夜半一遇之。
万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云海茫茫天欲晓,霞光闪闪日初升。
人生难得几回见,此景此情何处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善于捕捉并细腻描绘自然景物的特征,富有生活气息,他也是一位勤政爱民、正直敢言的官员,在地方和中央都有显著的政绩。
译文
在罗浮山观看日出真是奇绝无比,我带着干粮半夜时分有幸遇见这一奇景,站在万峰之巅,我感到无比自由,仿佛能驾驭世间万物,云海茫茫,天色即将破晓,霞光闪烁,太阳初升,人生难得有几次机会能见到这样的美景,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何处还能再寻得如此美妙的体验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罗浮山观看日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难得经历的感慨,诗中“罗浮看日夸绝奇”直接点题,表明罗浮山的日出景色令人称奇;“裹粮夜半一遇之”则说明了诗人为了观赏这一奇景,不惜半夜出发,带着干粮前往的执着与热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日出时的云海、霞光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日出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难得经历的珍惜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罗浮山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万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的自由心境,也寓意着诗人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而“云海茫茫天欲晓,霞光闪闪日初升”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日出时的云海、霞光等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观赏自然美景,罗浮山作为岭南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杨万里在游览罗浮山时,被这里的日出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罗浮观日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