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夜读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名士读书饶乐趣,金钱松古夜风喧。
月华如水凉初透,竹影摇窗梦亦安。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名士在读书时享受着无穷的乐趣,古老的金钱松在夜晚的风中发出喧闹的声响,月光如水般清凉,初透进书房,竹影摇曳在窗前,让人在梦中也感到安宁。
释义
“名士读书饶乐趣”描绘了名士在读书时沉浸其中,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和满足;“金钱松古夜风喧”则通过金钱松在夜晚风中的喧闹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与名士的读书之乐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月华如水凉初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竹影摇窗梦亦安”则表达了这种宁静氛围对诗人梦境的安抚作用。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夜读”为背景,通过描绘名士读书的乐趣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名士读书饶乐趣”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的热爱,也暗示了名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而“金钱松古夜风喧”等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与名士的读书之乐相得益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山居时期,作为一位名士和文人,郑板桥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选择了归隐山林,以读书作画为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山居夜读的情景,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通过名士读书的乐趣和周围环境的宁静,暗示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