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化育吟
朝代:宋
作者:释宗杲
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
春风浩荡无私意,草木敷荣有至恩。
天地大炉熔万物,阴阳妙手斡旋间。
人间何处求仙药,不老方知是道源。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5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深研佛法,广传佛教,对后世禅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释宗杲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其诗作多富含禅理,意境深远。
译文
让所有的生命都归顺于礼乐的教化之下,将宏大的自然变化完全融入陶冶之中,春风浩荡吹拂,没有丝毫的偏私之意,草木因此茂盛生长,受到了至极的恩泽,天地如同一个大熔炉,熔铸着万物;阴阳二气如同妙手,在其间巧妙地运转,人们何必去寻找什么仙药呢?真正的长生不老之方,其实就在那大道的源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首联“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强调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认为它能够使万物归顺,自然变化得以和谐融入人类社会,颔联通过春风与草木的意象,进一步阐述了自然无私、滋养万物的特点,颈联以天地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尾联则点明了真正的长生不老之道在于遵循大道,而非寻求虚幻的仙药。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礼乐”、“鸿化”、“陶甄”等词汇,巧妙地表达了人类社会的教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还通过春风与草木、天地与阴阳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深研佛法多年,对禅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悟,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也始终关注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致力于推动佛教与儒家的融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理想的一种表达,通过这首诗,释宗杲不仅传达了自己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