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翁此处真堪乐,更欲诛茅结小斋。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素翁此处真堪乐,更欲诛茅结小斋。

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蛙。

闲来无事观云起,兴至有时吟月华。

莫道此中无胜境,人间何处不天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素翁(陆游自指或友人)在这个地方生活真是快乐无比,还想要砍伐茅草搭建一座小巧的书斋,满庭的山色青翠欲滴,映入眼帘,水声终日不绝,如同青蛙在鸣叫,闲暇时无事可做,就观看云起云落,兴致来时便吟诵月光之美,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好的景致,人世间哪里不是可以安身立命的远方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素翁此处真堪乐”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喜悦;“更欲诛茅结小斋”则透露出诗人想要进一步融入自然,享受更加纯粹的山居生活的愿望,后四句通过对山色、水声、云起月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超脱物外、随遇而安的心境。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蛙”等句,将自然之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诗人也通过“闲来无事观云起,兴至有时吟月华”等句,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生活的变迁,晚年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也通过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哲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陆游的笔下,山居生活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简朴和宁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