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莫问南阳事,千里名驹在帝家。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朝代:唐代

作者:胡曾

躬耕莫问南阳事,千里名驹在帝家。

汉室江山如旧日,乌衣门巷已烟花。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远,风格质朴而富有哲理,胡曾的咏史诗在当时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亲自耕种不要再问南阳的往事,千里名马已经在帝王之家,汉朝的江山还像旧日一样稳固,而那些显赫一时的贵族门第却已经化为烟尘和繁花。

释义

“躬耕莫问南阳事”指的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躬耕的事迹,这里用“莫问”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态度;“千里名驹在帝家”则暗指刘备得到诸葛亮这样的贤才辅佐,最终成就帝业,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汉室江山的稳固与贵族门第的衰败,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世事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感慨,首句“躬耕莫问南阳事”既是对诸葛亮隐居躬耕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向往;次句“千里名驹在帝家”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刘备得到诸葛亮辅佐后成就帝业的辉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汉室江山的稳固与贵族门第的衰败,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世事的无常,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贵族势力衰落,而诗人胡曾则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世事的无常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胡曾的这首《咏史》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