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带渐成阶下草,綵毫还作梦中花。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阶下草梦

唐·李商隐

书带渐成阶下草,綵毫还作梦中花。

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开满树霞。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书卷旁的书带草渐渐长成了阶下的野草,那曾经用来挥洒文采的彩笔,如今只能在梦中绘出绚烂的花朵,春风似乎并不理解离人的心意,依旧自顾自地吹开了满树的繁花,如同霞光一般绚烂。

释义

“书带渐成阶下草”描绘了书卷旁的书带草因无人打理而逐渐荒芜,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学问和才华被遗忘或忽视;“綵毫还作梦中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创作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在这些才华只能在梦中重现的无奈。“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开满树霞”进一步以春风的无情反衬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即使外界依旧美好,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带草和彩毫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书带渐成阶下草”与“綵毫还作梦中花”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才华的消逝,又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而“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开满树霞”则以春风的无情反衬出诗人的深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和打压,使得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中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迷茫,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伤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