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巴蜀

唐·李商隐

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

空余客舍蒹葭晚,无复江城暮雨花。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表达复杂微妙的情感。

译文

晚年流落到凄凉的老巴蜀之地,回想起当年在京城的少年豪情壮举,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客舍,在傍晚的蒹葭丛中显得格外冷清,再也看不到江城傍晚那缤纷的雨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流落异乡的凄凉心境,以及对过去在京城的少年时光的怀念,首句“末路凄凉老巴蜀”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凄凉处境,次句“少年豪举动京华”则回忆了当年在京城的豪情壮志,后两句通过描绘眼前孤寂的客舍和傍晚的蒹葭,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将诗人晚年的凄凉与少年时的豪情壮志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中“末路凄凉”与“少年豪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诗人命运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意境,如“客舍蒹葭晚”和“江城暮雨花”,既描绘了诗人眼前的孤寂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失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流落巴蜀之时,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更是流落到偏远的巴蜀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回忆起当年在京城的豪情壮志,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命运变迁,也折射出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