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西堤柳半冥,一篙野水涨浮萍。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三月西堤柳半冥,一篙野水涨浮萍”,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暮春西湖杂咏二首·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暮春西湖杂咏二首·其一

清·厉鹗

三月西堤柳半冥,

一篙野水涨浮萍。

桃花雨后春寒在,

江燕飞来尚怯生。

作者简介

厉鹗(1692年—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他博学多才,工诗词,擅书画,精考证,尤精于词学,对清代词坛影响甚大。

译文

三月时节,西湖西堤的柳树半遮半掩,显得朦胧而幽静;一篙深的野水因春雨而上涨,浮萍也随之泛滥开来,桃花雨过后,春寒依然未退,江边的燕子飞来时还显得有些胆怯和生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西湖西堤的宁静景象,通过柳树、野水、浮萍、桃花雨和江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春日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暮春时节的景色,通过“柳半冥”、“野水涨浮萍”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清冷,后两句“桃花雨后春寒在,江燕飞来尚怯生”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厉鹗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此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厉鹗在暮春时节游览西湖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西湖的美景之中,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西湖暮春景色的诗篇,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诗人和学者,厉鹗对自然景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这也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和敏锐洞察力,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厉鹗的诗词风格和创作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