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城西禆海
唐·韦庄
城西禆海百顷宽,绀碧瀰瀰含雾雨。
澹荡春光满川渚,蒹葭摇曳半人语。
渔舟唱晚入蓬山,白鸟飞回望不见。
谁言此地无佳景,自是人闲得几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城西的那片禆海宽广达百顷,深青色的水面弥漫着雾气与细雨,春光荡漾,洒满了河川与小洲,芦苇在风中摇曳,仿佛能听见它们发出类似人声的低语,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驶向蓬莱山的方向,白鸟飞翔回望,却已看不见那渔舟的踪迹,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景色呢?只是人们太闲散了,没有多次来此欣赏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城西一片广阔水域(禆海)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生机,诗中“禆海”可能指一片较大的湖泊或水域,“绀碧瀰瀰”形容水面深青且广阔无垠,“含雾雨”则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后几句通过春光、芦苇、渔舟、白鸟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这片水域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城西禆海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首句“城西禆海百顷宽”直接点出主题,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次句“绀碧瀰瀰含雾雨”则通过色彩与气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后四句通过春光、芦苇、渔舟、白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韦庄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史籍中并无详细记载,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游历或居住于某地时,被城西那片广阔而美丽的水域所吸引,从而有感而发创作此诗,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诗虽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其中也不乏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