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已叹失香味,久食更忧戕肺腑。的释义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食某果有感

唐·李暮云

初尝已叹失香味,久食更忧戕肺腑。

纵有芳华满枝头,难掩其害入深处。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以诗文见长,尤善以物喻理,作品多反映生活哲理与人生感悟,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名显赫,但其诗作亦有其独到之处,流传于世,供后人品味。

译文

初次品尝这果实,就已叹息它失去了应有的香味;长久食用,更是担忧它会伤害到我的肺腑,即便它在枝头绽放着满树的芳华,也难以掩盖它对人体的深层伤害。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一种果实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事物表面美好与内在危害并存的深刻认识,初尝时,果实已失去原有的香味,暗示其外表虽诱人,但内在品质已不佳;久食则有害健康,进一步揭示了其隐藏的危险,最后两句,诗人以“芳华满枝头”与“难掩其害入深处”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事物内在本质的重要性。

赏析

本诗以果喻人,以物言理,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一种果实的描绘,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初尝失味,久食有害,既是对果实特性的描述,也是对某些人或事物表面美好而内在不堪一击的揭露,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据推测,本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晚年时期,此时他或许已历经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诗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些看似美好实则有害的事物或人,从而触发了创作此诗的灵感,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这些事物的警惕与批判,也寄托了对世人的劝诫与期望,希望人们能够学会辨别真伪,不被表象所迷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