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花蕊夫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别院三千红芍药,洞房七十紫鸳鸯。
宫娥不识君王面,犹自争妍斗丽妆。
(注:“别院三千红芍药,洞房七十紫鸳鸯”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花蕊夫人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宫词,而是后人根据花蕊夫人宫词的风格与内容,模拟创作或提炼出的意象,花蕊夫人的宫词多描写宫廷生活,情感细腻,景物描绘生动,以下解析基于这种模拟创作的情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唐(实际花蕊夫人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的妃子,但因其宫词风格与唐代宫廷诗相近,故在此以唐代为背景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情出众,尤擅宫词创作,她的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哀愁,反映了那个时代宫廷女性的内心世界,对后世宫廷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月光洒在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别院里盛开着成千上万朵红色的芍药,洞房中则有七十对紫鸳鸯相依相伴。
宫中的女子们即便未曾见过君王的面庞,也依然竞相装扮,争奇斗艳。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宫廷中的自然美景与人物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复杂,红芍药与紫鸳鸯作为象征,分别代表了宫廷中的女性与夫妻间的恩爱,而“别院三千”与“洞房七十”则夸张地表现了宫廷规模的宏大与生活的丰富多彩,最后一句则透露出宫娥们即便不被君王所识,也依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情。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红芍药与紫鸳鸯的描绘,既是对宫廷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宫廷女性命运的隐喻,红芍药虽美,却可能无人欣赏;紫鸳鸯虽恩爱,却身处深宫,难以自由,而宫娥们即便不被君王所识,也依然坚持自我,追求美好,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创作背景
虽然“别院三千红芍药,洞房七十紫鸳鸯”这两句并非花蕊夫人原句,但基于花蕊夫人宫词的风格与内容,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她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花蕊夫人身处深宫,对宫廷的繁华与哀愁有着切身的体会,她的宫词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宫廷生活的点滴,反映了那个时代宫廷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纠葛,此诗或许就是她在某一时刻,对宫廷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与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