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醒醒方解饮,勿将佳趣语儿曹。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饮酒

宋·陆游

醉里醒醒方解饮,勿将佳趣语儿曹。

花前月下须微醉,急管繁弦莫漫敲。

酒似灵泉无近远,人如野鹤有逍遥。

何当更把闲书看,时复拈来手自抄。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醉意朦胧中清醒过来才懂得饮酒的乐趣,不要把这种美好的情趣告诉孩子们,在花前月下应当微醉,不要急促地敲打乐器破坏氛围,酒就像灵泉一样,不论距离远近都能带来愉悦,人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悠闲地阅读书籍,时常拿出来亲手抄写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之乐的独到见解和享受生活的态度,首句“醉里醒醒方解饮”强调了饮酒后的清醒与领悟,次句“勿将佳趣语儿曹”则告诫不要把这种高雅的情趣与孩子们分享,因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饮酒时的理想环境——花前月下,以及应避免的嘈杂之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包括饮酒、读书和抄书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为题材,但并非单纯描写饮酒的乐趣,而是借酒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诗中“醉里醒醒方解饮”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饮酒的节制,也暗示了人生的某种哲理——在醉与醒之间,方能领悟生活的真谛,而“花前月下须微醉”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享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退居家乡,过着相对闲适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珍惜,通过饮酒这一日常活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