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贯休
高卧闲行笑几公,
绿蓑黄箬蔽前峰。
朝朝唯食涧边水,
夜夜只闻松上风。
老子明朝便东去,
更携瓦枕享松风。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晚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他七岁出家,能诗善画,尤其擅长草书,时称“姜体”,贯休的诗风古朴苍劲,内容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的画作也颇有名气,尤其擅长罗汉像,被誉为“画罗汉圣手”。
译文
我高卧山林,闲庭信步,笑看那些忙碌的世人,身披绿色的蓑衣,头戴黄色的斗笠,遮蔽在前峰之下,每天清晨,我只饮用涧边清澈的泉水;每个夜晚,我只聆听松林间呼啸的风声,明天我就要向东行去,还要带上我的瓦枕,继续享受这松风带来的惬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他远离尘嚣,过着简单而宁静的日子,以自然为伴,享受着身心的自由与放松,诗中“高卧闲行”、“绿蓑黄箬”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山居环境和心境,而“朝朝唯食涧边水,夜夜只闻松上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此地,但仍不忘带上瓦枕,以继续享受松风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惬意,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居住环境、日常饮食和夜晚的听觉享受,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老子明朝便东去,更携瓦枕享松风”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不羁,也暗示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有关,贯休作为一位诗僧,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渴望摆脱尘世的束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可能与诗人即将离开此地,前往其他地方游历或隐居有关,他带着对山居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情与意境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