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我此诗长太息。
自从先帝传曲讫,妙舞年年传盛世。
风姿既闲雅,顾盼生光辉。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观者如山皆踊跃,意气英豪今在否?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峡水哭孤魂。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朽,秦娥梦断秦楼月。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此处省略中间部分,直接跳到与关键词相关的结尾部分)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安得鹅溪绢千尺,好请钱郎放雄笔。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哪里能得到千尺长的鹅溪绢,好让我请钱起挥毫泼墨画出公孙大娘舞剑器的英姿。
释义
“安得鹅溪绢千尺,好请钱郎放雄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希望能得到足够长的鹅溪绢(一种优质的绘画用纸),以便邀请钱起(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用他那雄健的笔触来描绘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的精彩场景,这里既表达了对公孙大娘舞剑技艺的赞赏,也体现了对钱起画技的期待。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杜甫对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技艺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钱起画技的肯定,通过“安得”一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渴望与期待,而“鹅溪绢千尺”则是对绘画材料的极致要求,暗示了画作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钱起作为当时的著名画家,被杜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画笔将公孙大娘弟子的舞剑英姿永存于世,这种跨领域的艺术合作想象,展现了杜甫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观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后所写,旨在表达对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舞剑技艺的赞赏与怀念,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其舞剑技艺在当时享有盛誉,杜甫在观看其弟子表演后,深感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而“安得鹅溪绢千尺,好请钱郎放雄笔”这两句,则是在对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技艺高度赞扬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记录的渴望,当时,杜甫身处乱世,对过往的美好事物充满怀念,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