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

月色照人人不见,秋风吹夜夜无穷。

寒烟淡淡迷远树,清梦悠悠到故宫。

欲寄相思千里外,唯将心事付苍穹。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表达孤独、思念等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

译文

看着原野上成双成对的露草和鹡鸰鸟,我独自一人在云溪边住宿,思念着远方的塞鸿(大雁),月光照耀着人,但思念的人却不在眼前,秋风吹拂的夜晚似乎永无尽头,淡淡的寒烟迷蒙着远处的树木,悠悠的清梦带我回到了故乡的宫殿,想要把相思之情寄往千里之外,却只能将心事托付给广袤的苍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联以“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为引子,通过对比成双成对的自然生物与诗人独自一人的处境,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几联则进一步通过月色、秋风、寒烟、清梦等意象,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非常细腻且富有层次,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淡淡”、“悠悠”等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已经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中推测出一些信息,诗人可能是在一个孤独的夜晚,独自一人在云溪边住宿时,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或故乡的往事,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歌,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亲情、友情和故乡的深厚感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