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出自哪首诗?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

(注:“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刘方平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刘方平的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或是从残篇中拼凑而出,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春怨》一诗中进行解析,以展现其可能的情感与意境。)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中唐时期,他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作品多描写闺情、乡思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婉丽,情感细腻真挚,刘方平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纱窗之外,太阳渐渐西沉,黄昏悄然降临;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却空无一人,只见泪痕斑驳,寂寞空旷的庭院中,春天似乎即将逝去,梨花落满一地,门扉紧闭不开,我的愁肠百结,随着夜月的升起而更加萦绕;那不经意间落下的一滴泪水,竟不知何时已融入了春风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女子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春怨之情,前两句直接点出时间(黄昏)和地点(金屋),以及女子的孤独与悲伤;后两句则通过“空庭”、“梨花满地”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女子内心的寂寞,最后两句“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则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女子的愁绪与夜月、春风等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哀婉动人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哀怨的女子形象,诗人通过“纱窗日落”、“金屋无人”、“寂寞空庭”、“梨花满地”等具体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夜月”和“春风”这两个自然元素,将女子的愁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远。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某些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在唐代,虽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但女性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命运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孤独女子的春怨之情,不仅展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敏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某种忽视或压抑,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爱情或社会现实的某种感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