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牢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下第别令狐员外

唐·马戴

天上关山似旧游,帝乡人事隔经秋。

微霜初降众峰秃,极浦遥连四塞流。

匹马孤云俱远客,新蝉只雁不成秋。

少年牢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马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马戴,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在晚唐诸诗人中,马戴不以艺名显,而以节概闻,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唱酬甚密,其诗凝炼秀朗,含思悲凄,颇得风骨,晚年避乱寓居湖南一带,死后葬于岳阳,诗集一卷,今编为《马戴集》。

译文

天上的关山仿佛是我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而京城的人事却已与我相隔了整整一个秋天,微霜初降,群山变得光秃秃的,极目远望,那遥远的海湾与四方的边塞相连,水流不息,我如同一匹孤独的马、一片漂泊的云,都是远离家乡的旅人,新蝉鸣叫,孤雁南飞,却难以构成完整的秋天景象,想我少年时落魄失意,如今又有何幸,竟然得到君王的垂询,问起我的姓名。

释义

这首诗是马戴落第后离开京城时写给令狐员外的,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写关山旧游与帝乡人事的对比,颔联描绘秋景,颈联以“匹马孤云”自喻,表达孤独漂泊之感,尾联则点出主题,表达得到君王垂询的幸运。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自身境遇的抒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首联以“天上关山”与“帝乡人事”相对照,既写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又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颔联的秋景描绘,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颈联以“匹马孤云”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境遇,尾联则点出主题,以“少年牢落今何幸”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得到君王垂询的感激与幸运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马戴在落第后离开京城时写给令狐员外的,当时,马戴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因落第而倍感失落,在离开京城之际,他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令狐员外的感激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马戴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