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内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别后书传每断邮,家书漏处君知补。
絮语连宵嚼五辛,灯前默坐意悠悠。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新(加坡)等国参赞、领事,参与戊戌变法,主张维新,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自从离别之后,书信往来时常中断,家中的书信若有遗漏之处,希望你能帮我补上,我们曾彻夜长谈,就像咀嚼着辛辣的五辛(泛指各种辛辣食物,此处借指深夜长谈的辛苦与热烈),现在我在灯前默默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释义
别后书传每断邮:离别之后,书信传递时常中断。
家书漏处君知补:家中的书信若有遗漏,希望你能帮我补上。
絮语连宵嚼五辛:我们曾彻夜长谈,就像咀嚼着辛辣的五辛。
灯前默坐意悠悠:现在我在灯前默默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写给妻子的深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深情厚意,首句“别后书传每断邮”点明了诗人与妻子离别后的书信往来情况,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次句“家书漏处君知补”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信任和依赖,即使书信中有遗漏之处,也相信妻子能够理解和补充。
第三句“絮语连宵嚼五辛”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与妻子曾经彻夜长谈的情景,那种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如同咀嚼着辛辣的五辛,令人难以忘怀,最后一句“灯前默坐意悠悠”则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他在灯前默默坐着,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深情厚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外任职期间写给妻子的,当时,由于工作繁忙和路途遥远,诗人与妻子之间的书信往来时常中断,这使他深感思念和不安,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