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芗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开。全诗是什么?

风云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芗林春日

宋·向子諲

谁识芗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开。

一年春事浑如梦,二月风光最可怀。

红紫飘零草萋迷,池塘水暖鹧鸪啼。

晴丝漫卷东风软,犹是江南二月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向子諲(yīn)(1085年-1152年),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曾任户部侍郎、徽猷阁直学士等职,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职,他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多抒发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慨。

作者简介

向子諲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八年,自幼聪颖好学,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他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动荡和南宋初年的重建,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文学上,他有着很高的造诣,诗词作品颇丰,尤其以词见长,其词风清丽脱俗,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谁能识得芗林居士那高超的园艺手法,竟能让花儿凋落后又重新绽放,一年的春天仿佛就像一场梦,而二月的风光更是让人怀念不已,红花紫花纷纷飘落,草木茂盛,池塘水暖,鹧鸪声声啼叫,晴日里,柔软的东风轻轻吹拂,卷起细细的蛛丝,这依然是江南二月的景致。

释义

“谁识芗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开”这两句诗,以园艺为喻,赞美了芗林居士(即向子諲)高超的技艺和神奇的才能,能够使得花儿在凋落后重新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重生,后文则进一步描绘了二月的江南风光,以及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顽强,首句以园艺为喻,突出了芗林居士的才能和技艺,为全诗奠定了赞美和怀念的基调,后文则通过描绘红花紫花的飘落、草木的茂盛、池塘的水暖、鹧鸪的啼叫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也通过“一年春事浑如梦”等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向子諲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职,闲居在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他也通过赞美芗林居士(即自己)的才能和技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和怀念,更是对生命和希望的颂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