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瞻两都
唐·韦庄
日边远近瞻新渥,天下中庸系两都。
万国烟霄通御道,五陵松柏绕皇都。
山河壮丽随天险,宫阙崔嵬压地枢。
喜气浮空凝綵仗,春光拂面入花衢。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
译文
在日出的边际,我远远地瞻望着新受皇恩的地方,天下的中庸之道与两大都城紧密相连,万国使节通过烟霄缭绕的御道前来朝拜,五陵的松柏环绕着皇家的都城,山河壮丽,自然天险环绕,宫殿高耸,仿佛压住了大地的枢纽,喜气在空中凝聚成五彩的仪仗,春光温柔地拂过繁华的街道。
释义
日边远近瞻新渥:比喻皇帝的新恩泽如同日出之光,远近皆可见,诗人以此表达对朝廷新政策的期待与敬仰。
天下中庸系两都:中庸之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两大都城(通常指长安和洛阳)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体现了这一原则。
万国烟霄通御道:形容各国使节通过云雾缭绕的御道前来朝贡,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强大。
五陵松柏绕皇都:五陵指汉代五座贵族陵墓,此处泛指皇家陵墓,松柏环绕,象征着皇家的尊严与永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大都城的壮丽景象和国家的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唐朝中兴的期望和对中庸之道的推崇,诗中“日边远近瞻新渥”一句,以日出的光辉比喻皇恩的普照,既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体现了对朝廷新政的期待,而“天下中庸系两都”则强调了中庸之道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体现了韦庄的政治哲学,全诗语言华丽,意境开阔,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在唐朝末年,当朝廷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挽救国家危局时,韦庄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望和对中庸之道的推崇,通过描绘两大都城的繁荣景象,韦庄既展现了国家的辉煌历史,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