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归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东皇促驾又天涯,多负莺花醉几家。

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空庭日暮鸟争树,古寺春深花落沙。

欲倩东风传尺素,孤云飞去杳无涯。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有《赵师秀集》二卷、《小稿》一卷传世。

译文

春天的神催促着车驾又要远行到天涯,我辜负了多少次与莺花共醉的美好时光,你既然不回来,那么对我来说回去其实很容易,但如今我还未满足,不知何时才能心满意足,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古老的寺庙在春深时节花瓣飘落在沙滩上,想要请东风传递一封书信,但孤云飞去,杳无音讯,不知飘向何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首联写春天即将过去,自己又要远行,辜负了与美好春光的多次约会,颔联以“君自不归归甚易”反衬自己归乡的艰难与不满足,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惆怅,颈联通过描绘空庭日暮、古寺春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尾联则通过想要传递书信却无法实现的情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将其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也可能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感到前途渺茫,因此更加渴望归乡与亲人团聚,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