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晚日里寒鸦点点,空余满怀愁绪,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境,倘若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黄昏时分的乌鸦叫声凄厉,令人哀愁,好不容易回到梦中,却又仿佛感觉那相思之情浓得就像醇厚的酒。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晚日、寒鸦、新绿等自然景物,以及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上片通过描写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为下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的离愁别恨,通过“肠已断,泪难收”等词句,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深切而淋漓,最后两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更是将词人的相思之情推向了高潮,以酒喻梦,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代他人赋诗时所作,当时,词人可能正处于一种离愁别恨之中,或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难以排解,于是借代他人赋诗之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