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的解释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如梦令·春景

宋·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魂断,魂断,人共楚天俱远。

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

梦绕云山心似絮,泪和春雨昼如烟。

作者及朝代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作者简介

秦观少有才名,早年学柳永作词,因不满柳词格调卑俗,而致力于将小令升华为慢词长调,并以赋法入词,开拓了词的境界,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绍圣三年(1096年),贬为监处州酒税,元符元年(1098年),复坐党籍徙郴州,又徙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放还北归,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齐名,并称“苏门四学士”,秦观词作题材广泛,多抒发哀婉情感,感伤身世,时或有慷慨悲壮之作,有《淮海集》等著作传世。

译文

(第二首)

绿叶茂盛红花凋零,春天已经悄然离去,心中的怨恨和愁苦如同潮水般涌来,即便是借酒消愁也难以宽慰,梦中我绕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心如飞絮般飘忽不定,泪水与春雨交织在一起,白昼也仿佛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释义

“绿肥红瘦”形容绿叶茂盛而红花凋零,暗示春天的消逝;“春归去”直接表达了春天的离去;“恨逼愁侵”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愁苦;“酒怎宽”则表达了借酒消愁却难以宽慰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主人公内心的愁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惋惜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绿肥红瘦”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和无奈。“恨逼愁侵酒怎宽”一句,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借酒消愁也难以宽慰,下片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痛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惋惜,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是一首充满感伤色彩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秦观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生活也颇为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逝去的时光和现实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和感慨,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主人公内心的愁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惋惜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里提供了两首《如梦令》作为参考,但“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这句实际上可能并非直接出自秦观的某一首完整作品中,而是根据秦观词风和主题进行的一种创作性重构或想象,在解读时,应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和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