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西湖杂咏·夏

元·薛昂夫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

芦间时见采莲女,两两相依笑语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薛昂夫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薛昂夫,元代散曲家、诗人,原名薛超吾,回鹘(今维吾尔族)人,汉姓为马,又字九皋,号雪楼,晚号筠庵,生卒年不详,约元成宗大德初前后在世,以父荫,官至三品,后出为武威通判,改忻州同知,善篆隶,工诗词,才情俊逸,尤长于乐府。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中云朵轻轻飘荡,微风中湖面波澜不惊,人们纷纷打开酒樽,来到湖边避暑纳凉,湖光山色映照出女子们的新妆,笙歌鼎沸,响彻南湖的四面八方,今晚暂且不要回那画舫,任清风满座,送来阵阵清凉;任莲花入梦,带来缕缕芬芳。

花丛深处,鸳鸯的影子隐约可见;柳阴淡淡,隔断了里湖上的船帆,芦苇丛中不时可见采莲的女子,她们两两相依,笑语喧哗,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释义

这首散曲描绘了夏日西湖的美景和人们在此避暑游玩的欢乐场景,上片写夏日西湖云散风轻,是避暑的好地方,歌女们在此吹笙唱歌,热闹非凡;下片写湖上的美景,花底鸳鸯,柳阴船帆,采莲女子,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赏析

这首散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西湖的美景和人们在此的欢乐生活,作者通过“晴云”、“熏风”、“湖光”、“笙歌”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夏日氛围,通过“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等句子,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花底鸳鸯深处影”一句,以鸳鸯的影子在花丛中隐约可见,暗示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柳阴淡隔里湖船”一句,则以柳阴淡淡地隔断了里湖上的船帆,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还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薛昂夫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代,在这首散曲中,我们却看不到任何悲观和消极的情绪,相反,作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描绘了夏日西湖的美景和人们在此的欢乐生活,这可能与作者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有关,也可能与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关,无论如何,这首散曲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元代散曲中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