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江誓
宋·陆游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作者及朝代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早年曾致力于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退居家乡,但仍心系国家,其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译文
江面上虽然风波险恶,但比起人间的道路来,还算不得什么,是谁硬要分出宾主,假装亲热呢?还是去问问那矶头上的新妇石吧,它或许能给出答案。
释义
首句“江头未是风波恶”以江上的风波比喻人世间的艰难困苦,暗示后者更为复杂难测,次句“别有人间行路难”直接点出人间道路的艰难,比江上风波更甚,后两句“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情世故中虚伪逢迎的不满,以及对真诚相待的渴望,新妇石作为自然界的见证者,被赋予了评判人间是非的角色。
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风波与人间道路作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人性中的虚伪,陆游通过“谁分宾主强惺惺”的质问,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为了利益而故作亲热、缺乏真诚交往的不满,而“问取矶头新妇石”则是一种超脱与讽刺,暗示自然界的石头或许比人类更能洞察世态炎凉,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既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个人心境的抒发。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仕途不顺、屡遭排挤的经历有关,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时代,陆游虽心怀壮志,却难以施展才华,屡遭贬谪,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比江上风波与人间道路,陆游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真诚人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