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八六子·倚危樯》,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及作者朝代
八六子·倚危樯
宋·秦观
倚危樯,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一回风,一回雨,乍晴乍雨,无凭准,去来飘忽似云流,梦断西楼月又斜。
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为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译文
我独自靠着高高的船桅,心中的离恨就像岸边的青草,刚刚被铲除干净却又长得满满当当,回想起分别时,她骑着青白色的马儿缓缓而去,那红色的衣袖在水边轻轻飘扬,这一情景真令人伤感而暗暗心惊。
上天为何赐她如此美丽?让我沉醉于那一帘幽梦,十里春风的柔情蜜意中,怎奈何,一阵风,一阵雨,天气时晴时雨,变幻不定,如此这般又怎能长久?她的行踪飘忽不定,就像云流一般,西楼月落,美梦惊醒。
无奈这天气时晴时雨,傍晚时分,江面上空暮霭沉沉,柳絮随风悠悠飘飞,极目远望,蓝桥何处?只见千里暮云,重重山峦,重重水波,遮断了远方的视线。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芳草”、“青骢”、“红袂”等,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通过“乍晴还雨”的天气变化,暗喻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不确定性。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江天暮”、“飞絮悠悠”,与词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词中的“无奈乍晴还雨”一句,既是对天气的描写,也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和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秦观离别爱人或友人之后,面对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当时秦观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面对仕途的不顺和情感的失落,他通过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