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过河东,迭居宰职,复见韦平胄。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河东宰相

唐·刘禹锡

名过河东誉满天,迭居宰职掌权年。

朝堂之上威仪重,复见韦平胄继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名声传遍了河东之地,赞誉之声满天飞,

多次担任宰相之职,掌握国家大权多年。

在朝堂之上威严庄重,令人敬畏,

又见到了韦平两家后代,继续传承贤能。

释义

名过河东:指名声传遍了河东地区,河东为古代地名,此处泛指名声远扬。

迭居宰职:多次担任宰相之职,宰职即宰相,古代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复见韦平胄:韦平,指西汉时期的韦贤和韦玄成、平当和平晏两对父子宰相,此处借指贤能的宰相后代,胄,后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在唐代政坛上声名显赫、多次担任宰相之职的贤能之士,首句“名过河东誉满天”直接点出了这位宰相的名声之大,次句“迭居宰职掌权年”则进一步说明了他长期担任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后两句“朝堂之上威仪重,复见韦平胄继贤”则通过描绘他在朝堂上的威严形象和后代贤能的传承,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贤能和影响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这位宰相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贤能政治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对当时政坛上某位贤能宰相的敬仰和赞美有关,在唐代,宰相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这位宰相的敬仰和赞美,也寄托了他对贤能政治的理想追求,通过提及韦平两家后代,也暗示了贤能政治的传承和延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的“名过河东”等词句具有一定的象征和隐喻意义,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可能已难以考证,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而不是过分纠结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