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江花都是泪,骊驹休作断肠声。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金陵送客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曾是内家争唱处,如今歌舞几曾归?

江草江花都是泪,骊驹休作断肠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江面烟雨迷蒙,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最无情的是那台城的杨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在十里长堤,这里曾是达官贵人、豪门士族们竞相赏歌之地,而如今又有几人能重新归来观赏歌舞呢?面对这衰败之景,江边的花草仿佛都含着泪水,送别时就别再演奏那令人断肠的《骊驹曲》了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的衰败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故国沦丧的无限哀思,诗中“江雨霏霏”、“江草齐”、“鸟空啼”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荒芜的氛围,而“台城柳”的“无情”与“依旧”,则反衬出人事的沧桑巨变,最后两句,诗人以“江草江花都是泪”的拟人手法,表达了内心的极度悲伤,并劝慰送行者不要再奏响那令人心碎的离别之音。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金陵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六朝古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江草江花都是泪,骊驹休作断肠声”两句,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哀怨。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对故国的沦丧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离开金陵时所作,通过对金陵衰败景象的描绘,寄托了他对故国的无限哀思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深沉的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