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舟
唐·韦庄
解龟虽幸樊笼出,挂席还愁海汐平。
赖得溪风迎晓吹,乱山深处过清明。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士族名家,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而作《秦妇吟》,声名大振,韦庄的诗风清丽,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多写离愁别绪和个人遭遇,对后世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译文
虽然得以解脱官职(解龟,古代官员辞官时常以龟符交还表示离职),如同从樊笼中逃出一般感到庆幸,但当我扬帆起航(挂席,指扬帆)时,却又开始担忧海上的潮汐是否平静,幸好有清晨的溪风迎面吹来,让我在这群山环绕的深处,得以安然度过清明时节。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复杂心情,首句“解龟虽幸樊笼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感,将其比作“樊笼”,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压抑与不自由,次句“挂席还愁海汐平”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即便已经决定归隐,但面对未知的自然环境(如海上的潮汐),心中仍不免有所顾虑,后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溪风、乱山),表达了诗人在归隐生活中寻找到的宁静与安慰。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内心世界,诗中“解龟”与“挂席”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到自然的转变过程,而“樊笼出”与“海汐平”的对比,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与担忧,后两句以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超脱,使诗人的归隐生活显得更加和谐与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韦庄作为“花间派”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韦庄本人虽然出身士族,但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科举不第,后虽入仕,但官场生活也并未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萌生了归隐的念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感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