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罗虬
金殿晓妆新,君王对镜春。
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
自怜生羽翼,飞去傍君帷。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虬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虬,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宫词见长,善于描绘宫廷生活,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罗虬的诗作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宫词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清晨,金殿内的新妆已经画好,君王正对着镜子欣赏春天的容颜,她不需要像寿阳公主那样窥视晓镜,也不必麻烦京兆尹为她画上新眉,她自怜自己生有羽翼,能够飞去依傍在君王的帷幄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宫廷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她对君王的爱慕和渴望接近的心情,首句“金殿晓妆新”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女子的身份和状态;次句“君王对镜春”则暗示了君王的英俊和春天的美好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不学寿阳窥晓镜,何烦京兆画新眉”用典巧妙,寿阳公主和京兆尹画眉的故事都是古代关于女子美貌的典故,但这里却用来反衬女子的自信和美丽,她不需要借助这些外在的修饰就能吸引君王,最后两句“自怜生羽翼,飞去傍君帷”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愿望和心情,她希望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飞到君王身边。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和用典等手法,突出了女子的自信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君王的爱慕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生活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宫廷生活丰富多彩,诗人罗虬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描绘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貌和才情的重视,以及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可能还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宫廷生活的某种感慨或批判,由于历史久远,具体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已难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