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莫恨穷途频洒泪,只应侘傺羞明镜。

古今同是梦,今古须尽欢。

还睡也,还睡也,解道醒来无味。

(注:您提供的“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并非出自辛弃疾某一首完整诗词中的连续两句,而是根据辛词风格与意境综合创作出的意象,为便于解析,我将此两句融入此首《鹧鸪天》的变体之中,进行构想性解析。)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南归宋朝,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多抒发爱国热情,批判投降政策,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细腻婉约。

译文

(针对融入“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后的构想性解析)

傍晚时分,寒鸦飞过,带来一片愁绪,而柳塘边新绿初现,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心中没有离别的痛苦,我几乎不相信人间会有白头到老之说,愁肠已断,泪水难以收回,因相思之情再次登上小红楼,明知已被远山阻隔,却仍不由自主地频繁倚靠在栏杆上。

世事如燕子和大雁般南北迁徙,人生则像乌兔(日月)般东升西落,循环往复,笑看尘世劳碌,三十九年来的是非对错,多是客居他乡的经历,吴楚大地,东南分裂,英雄事迹,可与曹操、刘备相匹敌,但这一切都被西风吹散,了无痕迹,不要怨恨穷途末路时频繁落泪,只应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得志而感到羞愧,古今如梦,无论今古都应尽情欢乐,还是睡吧,还是睡吧,因为醒来后发现一切不过是虚无缥缈。

释义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寓意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如同燕子和大雁随季节迁徙,日月东升西落,不可逆转,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燕鸿迁徙、乌兔升降为喻,生动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富有哲理意味,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豪放风格,将个人情感与宏大的人生哲理相结合,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生的短暂,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虽然“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并非辛弃疾原句,但结合其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构想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辛弃疾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仕途坎坷,晚年更是退隐山林,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从而创作出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词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