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惜春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
(注:“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这句并非直接出自晏几道的任何已知完整作品中,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假设性的“鹧鸪天”词中,进行创作与解析,原句中“向啼鴂声中”的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中表达离愁别绪,“落红影里”则常用来描绘春末花落之景,而“忍负芳年”则表达了不忍虚度美好年华的情感。)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的第七子,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工于词章,尤擅小令,多写爱情生活,情感真挚细腻,风格哀婉动人,其作品在宋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整首词译文,含假设性融入的“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句意)
当年宴会上,她身着彩衣,手捧玉杯,对我情意绵绵,我为了与她共度良宵,不惜醉得满脸通红,我们在杨柳依依的楼心月下翩翩起舞,直到月光西斜;在桃花盛开的扇底轻歌曼唱,直至歌声停歇。
自从离别之后,我常常在梦中与你重逢,多少次魂牵梦绕,与你共度美好时光,今晚我再次点亮银灯,仔细端详你,生怕这只是一场梦境,在这杜鹃鸟的啼鸣声中,落花纷飞的景象里,我怎能忍心辜负这美好的年华,不与你共度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回忆往昔欢聚的美好时光,与当前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年华的珍惜之情。“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一句,借杜鹃鸟的悲鸣和落花飘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虚度光阴的悔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富有音乐美,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往昔的欢愉与当前的孤寂、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一句,不仅意象丰富,而且情感深沉,既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惋惜,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假设性的“鹧鸪天”词并非晏几道的确切作品,但我们可以根据晏几道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进行推测,晏几道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词风兴盛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对爱情、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表达,这首词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与某位心爱之人的离别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惆怅,于是借词抒怀,写下了这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词中的“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等意象,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