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日西斜,烟草凄凄,望断洛阳何处”,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虽然关键词“日西斜,烟草凄凄,望断洛阳何处”并未完全按原句出现,但“斜阳外”与“望断”的意境与您的关键词相符,且整首词的情感氛围与您的关键词所传达的凄清、思念之情相吻合。)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为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后又贬至郴州、雷州等地,宋徽宗朝赦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婉约之词著称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微云轻抹着远山,衰草连天,画角声声在城楼上空回荡,暂停行船,姑且共饮一杯离别的酒,回首往昔在蓬莱阁上的种种往事,空自回首,只见烟霭纷纷,斜阳西下,寒鸦万点,流水环绕着孤零零的村庄。
令人伤神的是,在这离别之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只落得青楼薄幸的名声空存,这一去何时才能相见啊,衣襟上白白惹满了啼痕,最令人伤情的是,登上高楼远望,直到灯火已黄昏,仍不见归人。
释义:
此词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凄清、萧瑟的秋日景象,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下片则主要写离别之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无限忧虑。
赏析:
这首词以凄清的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离别之苦的无奈和哀愁,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含蓄,词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特色,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又增添了词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因坐元祐党籍而被贬谪,在赴贬所途中创作了此词,词中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离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