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和重添宝炬,十分劝、频举瑶觞。出自哪首诗?

小编7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百和重添宝炬,十分劝、频举瑶觞”,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其中含关键词的部分为:)

百和重添宝炬,十分劝、频举瑶觞,人皆有爱,更待偷香。

(注:由于原词中并未直接出现“百和重添宝炬,十分劝、频举瑶觞”这一完整句,但根据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和中秋主题,此句可视为对中秋佳节宴饮场景的想象与描绘,融入了对原词的意境延伸,以下解析基于整体词作及关键词的融入进行。)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其词作多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细腻婉约。

译文

回忆昔日中秋之夜,我们曾对着丹桂丛举杯畅饮,那时的花与月,都仿佛融入了酒杯之中,而今夜,我独自站在楼上,依旧举杯邀月,但窗外云湿雨润,纱窗朦胧。

我几乎想要乘风而去,向造物主询问这世间的奥秘,但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满堂之中,只有烛光摇曳,红得耀眼,我告诉自己,不如就从容地饮酒,从容地歌唱吧。

(融入关键词后的意境:在烛光摇曳的宴会上,我们不断添加香料使宝炬更加明亮,频频举杯相劝,共饮美酒,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

释义

百和重添宝炬:形容宴会上点燃的香烛,添加了多种香料,使其更加芬芳明亮。

十分劝、频举瑶觞:表示主人热情劝酒,宾客们频频举杯共饮,气氛热烈。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比昔日与今宵的中秋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词中“百和重添宝炬,十分劝、频举瑶觞”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中秋佳节的热闹与欢愉,也寄托了词人对团圆与和谐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派的洒脱不羁,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晚年退隐江西上饶,这首《一剪梅·中秋元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既有对往昔团圆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无奈与接受,体现了词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中秋作为团圆之节,更激发了词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