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出自哪首诗?

小编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秦娥·咏梧桐

宋·李清照

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梧桐叶落声声碎,夜深人静独徘徊。

空枝摇曳风微带,月冷霜华侵薄霭,忆当年、携手共游处,今何在?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惆怅地看着飞凫(野鸭)消失在天际,行云般的梦境已然中断,眼前只剩下三座山峰的翠绿,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纷纷落下,声音细碎,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徘徊在这孤寂的庭院中。

空荡荡的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微风带着寒意,月光清冷,霜华侵入了薄薄的雾气,回想起当年,我们携手共游的地方,如今又在哪里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梧桐叶落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惆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象征着过去的欢乐与梦想已经远去,三峰翠则可能是对过去共同游历之地的回忆,梧桐叶落声声碎,既描绘了秋日的萧瑟,也暗喻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夜深人静独徘徊,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孤寂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词人深沉的思念与哀愁,词中“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两句,以飞凫和行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过去的欢乐与梦想已经难以追寻的失落感。“有三峰翠”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下片“梧桐叶落声声碎”一句,以梧桐叶落的声音来烘托词人的孤寂与凄凉,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当时她已历经国破家亡、丈夫去世等人生变故,生活孤寂凄凉,词中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