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夏日村居
宋·辛弃疾
云障茅檐霭霭烟,犬牙盘石濑潺湲。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梦断酒醒人静,縠纹平涨池莲。
门外青青翠紫鹃,雨余风定花娇懒。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早年参与耿京起义,并亲自南下归宋,献《美芹十论》与《九议》,陈述抗金策略,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政治上的失意,他晚年隐居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田园生活的诗词,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云雾缭绕在茅屋檐下,霭霭烟雾弥漫,犬牙交错的盘石间,溪水潺潺流淌,几声幽鸟的啼鸣,将我从梦中惊醒,此时已是正午,槐树的阴影铺满了石阶,酒醒梦断,四周一片寂静,池面上波纹平静,莲花在池中静静生长,门外是一片翠绿的紫鹃,雨后风停,花朵显得娇嫩而慵懒。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村居的宁静与美好,上片通过云雾、溪水、幽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以“被数声、幽鸟惊回”一句,点出词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下片则继续描绘醒后的景象,包括池莲的平静、门外紫鹃的翠绿,以及雨后花朵的娇嫩,进一步渲染了村居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村居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词中通过云雾、溪水、幽鸟、槐阴、池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词人通过“梦断酒醒人静”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隐居江西信州期间,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灰意冷,转而投身于田园生活,以诗词为伴,抒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这首《鹧鸪天·夏日村居》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佳作之一,通过描绘夏日村居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