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夜离愁
唐·李暮寒
奈恨绝冰弦,声声泣泪边。
尘消翠谱断,梦醒月华寒。
别凤离鸿影,空留夜色阑。
相思无处寄,独坐对霜天。
作者简介
李暮寒,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学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自然景致,擅长运用象征与隐喻,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有限,但从其诗作中仍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译文
无法承受那冰冷的琴弦上承载的深恨,每一声都似乎在泪水的边缘哭泣。
尘埃落定,翠绿的乐谱已断,梦中醒来只见月光清冷。
凤凰与鸿雁分别的影子,只留下夜色将尽时的孤寂。
满腔的相思无处寄托,只能独自坐在霜冻的天际下。
释义
奈恨绝冰弦: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度的悲伤与无奈,冰弦象征着冷漠与决绝,暗示着情感的断裂。
尘消翠谱断:翠谱可能指美好的记忆或乐谱,尘消翠谱断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已消逝,无法挽回。
别凤离鸿影:凤凰与鸿雁都是高洁、远飞的象征,此处用来比喻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
相思无处寄: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却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地方,体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赏析
此诗以“寒夜离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首句“奈恨绝冰弦”直接点出主题,情感深沉而强烈;次句“尘消翠谱断”则通过象征手法,进一步强化了失去的悲痛;第三联“别凤离鸿影”以自然界的离别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尾联“相思无处寄”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无处排解的相思之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结合李暮寒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作于诗人经历了一段深刻的情感挫折之后,在那个寒夜,诗人或许正独自面对着冰冷的琴弦,回忆起往昔的美好与如今的分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怨的诗篇,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