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双莲
宋代:苏辙
并蒂莲开映小塘,合兹二妙甚奇特。
风前月下妖娆态,堪使佳宾酹一觞。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宰相苏洵次子,文学家苏轼之弟,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等职,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即位,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权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政和二年(1112年),卒,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苏辙生平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政治倾向以儒家仁政为主,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译文
在小池塘中并蒂莲盛开,这两朵奇妙的莲花合并在一起,显得尤为奇特,它们在风前月下展现出妖娆的姿态,足以让佳宾们为之倾倒,举杯共饮一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并蒂莲的美丽景象,并蒂莲即两朵莲花并生一蒂,象征着纯洁、高雅与吉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并蒂莲在风中月下摇曳生姿的动人画面,并表达了对此美景的赞美之情,认为这样的美景足以让宾客们为之倾倒,举杯共饮。
赏析
这首诗以并蒂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并蒂莲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审美情趣,首句“并蒂莲开映小塘”直接点题,描绘了并蒂莲在小池塘中盛开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新雅致的基调,次句“合兹二妙甚奇特”进一步强调了并蒂莲的奇特之处,即两朵莲花并生一蒂,这种自然现象在诗人眼中显得尤为珍贵和奇妙,后两句“风前月下妖娆态,堪使佳宾酹一觞”则通过描绘并蒂莲在风前月下的妖娆姿态,以及这种美景对宾客们的吸引力,进一步突出了并蒂莲的美丽和珍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并蒂莲的自然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辙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辙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迁,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并蒂莲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可能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回忆,从而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之一,诗歌创作繁荣昌盛,苏辙作为当时的知名文学家之一,其诗歌作品也深受时代背景和文学氛围的影响。
是对这首古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