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日即事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此句为本人根据题意虚构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以下解析将围绕此虚构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晏殊的词作情感细腻,音律和谐,语言清丽,多描写富贵悠闲的生活,也有抒发离愁别绪的作品,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译文(含虚构句)
一曲新词配着一杯酒,去年的天气和旧时的亭台依旧,夕阳西下,不知何时能再回?
花儿凋落让人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我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虚构句)酒席上,大家频频举杯,劝酒之声如同金凿落般清脆响亮,舞蹈随着三叠曲的节拍,舞者们身姿如玉,娉婷婀娜。
释义(含虚构句)
本词通过描绘春日里饮酒、赏花、听曲、观舞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酒劝十分金凿落”描绘了宴席上热闹欢腾的氛围,金凿落为古代酒器,此处借指劝酒之声清脆悦耳;“舞催三叠玉娉婷”则形容舞蹈之美,三叠曲即三段乐曲,玉娉婷形容舞者身姿曼妙,如同美玉一般。
赏析(含虚构句)
“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这两句,虽然非原诗内容,但巧妙地融入了晏殊词作的风格,展现了北宋上层社会宴饮文化的繁华与雅致,金凿落与玉娉婷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奢华,更体现了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这两句与原词的意境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既怀旧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宴会画面。
晏殊的词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词也不例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留恋。
创作背景
虽然“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这两句为虚构,但结合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在这样的宴饮场合中汲取灵感,晏殊一生仕途顺畅,生活优裕,他的词作多反映这种生活状态,此词可能作于他某个春日宴会上,面对眼前的美景与欢聚,心中却不禁涌起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淡淡忧虑,从而创作出这首既有欢乐又有哀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