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归
唐·韦庄
门外秋千一笑发,马上行人肠断归。
心逐片帆江上去,身随秋草日斜晖。
空林有鸟相和叫,古寺无人独掩扉。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违。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门外秋千荡起,伴随着少女清脆的笑声,而路上的行人却因此触景生情,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愁肠百结,难以归家,我的心随着远去的船帆一同飘向远方,而身体却只能伴随着秋日的衰草,在夕阳的余晖中黯然神伤,空旷的树林中,鸟儿相互和鸣,而古老的寺庙却空无一人,大门紧掩,已经怨恨碧山阻隔了归途,而碧山又被傍晚的云雾所遮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门外秋千、马上行人、江帆、秋草、空林鸟鸣、古寺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诗中既有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孤独、落寞心境的抒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思归”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首句“门外秋千一笑发”以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景开篇,与后文行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马上行人肠断归”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无法归家的痛苦,后文通过江帆、秋草、空林鸟鸣、古寺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通过描绘门外秋千、马上行人等场景,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